在农历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于2017年1月14日在北京举行2017年迎新春茶话会,各界人士共聚一堂,共迎新春佳节。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会长杨华山主持并致欢迎辞,常务副会长于今对过去一年的相关工作进行总结,确定新一年的工作目标。国家民委、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有关领导出席。出席茶话会的还有国家民委有关办司以及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在京副会长、理事代表、社会各界知名人士近百人。
会上,杨华山代表协会向在座理事、会员,向广大海内外长期关心和支持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事业的各界人士致以新年的祝福。于今在会议讲话中说,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紧紧围绕中央民族工作和国家民委的中心工作,宣传党和国家少数民族工作、民族文物保护工作方针政策,服务国家战略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而广泛地开展了少数民族地区文物保护调查研究和国内外民族遗产学术交流合作活动。倡议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等国家战略要与文物保护、民族遗产规划设计协同发展,要以民族文化嬗变依循的两条主要轨道,遗产化和资源化为主线进行了深入调研,为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把真实性保护、发展中保护、整体性保护放在首位。协会圆满完成了换届工作,修改了协会章程,推举了第五届理事会领导机构、理事会理事,明确了新一届理事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选举以杨华山为会长的新一届领导班子。把社团党组织建设提上日程。加强协会网络新媒体宣传平台建设。提出着重研究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体系。与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国家智库编辑部合作,完善智库平台,将国家战略、民族政策、文物保护、文化遗存、民族遗产有机结合,展开前瞻性、全局性和综合性的战略问题研究。积极发挥智库的研究优势和决策影响力,开展“让文物活起来!——智库大讲堂”等多种形式专题研讨会。积极推进为各级政府提供购买服务合作,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在河北大厂举办的“一带一路”文化精品展活动,面向社会,更清楚地解读文物政策和“一带一路”政策,让民众更深入了解了文物保护,增强文物保护的意识。加强对协会分支机构的管理,严格要求各分支机构、理事远离山寨社团、离岸社团。于今指出,一年来,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在调查与研究、保护与发展、交流与合作、建设与宣传以及精准扶贫和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协会理事、会员在各个行业、各自领域潜心工作,为促进民族文物保护、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中华文化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于今强调,2017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中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开启实现基本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时期,随着“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文物保护、民族遗产交流的作用和影响也日益重要,协会工作大有可为。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在新的一年里,希望广大海内外热心支持少数民族文物保护事业的各界人士、理事立足各自岗位,发挥工作优势,努力创造更多成绩成果,同时积极宣传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事业、推介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少数民族文物保护体系、加快推进“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软力量,实现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可持续发展建功立业,为加快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多作贡献,为中华文化崛起当好引路人。协会要一如既往的发挥社团组织的积极作用,努力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少数民族文物保护事业、中华民族遗产的保护事业,尤其是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