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光临中国民族网!
  • 设为首页 设为首页 收藏 收藏本站
  • 首页
  • 艺术
  • 艺术动态
  • 民族艺术家
  • 历代名家
  • 当代名家
  • 名家访谈
  • 艺术研究
  • 展览展示
  • 主管部门
  • 关于我们
  • 主页 > 艺术 > 绘画 >
  • 马俊

  • 发布时间:2015-05-19 19:35  来源:未知
  • 4.09K


  • 马俊,我国著名山水画家,现任中国山水画院院长、中韩美术家交流协会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美协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画家少年时期拜师习画,后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有着传统绘画扎实基本功的马骏,师从山水画大师傅抱石先生、人物画大师叶浅予先生以及其他老师的悉心指教。多年来在北京从事中国山水绘画研究创作,精研中国山水绘画,形成独特的与时俱进、大气磅礴、典雅秀润的细笔山水绘画艺术风格,成为影响中国山水绘画的一面旗帜。
    2002年以来应中南海中央警卫局邀请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办公室创作大型作品,作品《春溪观瀑图》、《万壑争流图》、《群贤观瀑》、《群仙松泉听涛图》被中共中央办公厅收藏,并悬挂于党中央总书记、常委办公室,被誉为走进中南海的绘画大家。
     
     
     
    山水画家马骏:纵情山水间 世外寻桃源  
     
     
     
       
        第一眼看到著名山水画家马骏的作品,感觉心胸一下子被打开了。我们仿佛被推到一个文化和时空的高点,俯瞰着万水千山从远古、从远方奔涌而来。
     
     
        北方的雄浑浩大刚直,南方的秀丽细腻柔软,既表达着古人的山水精神,又诉说着当代的审美情趣,唯美地呈现出一种"世外桃源"般的和谐之感。画家用独有的技法,创造了一种富含诸多意味的艺术符号,颠覆了我们已有的审美经验,并影响了当今画坛。
     
        在坚持传统中寻找到艺术的"捷径" 
     
        传统中国山水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意境,是马骏青少年时期追寻的一个梦。他认为,山水画创作应当自觉回避流行画风的语言,从传统和自然中去寻找最适合自己的一种办法,表达自然山水的气象和画家内心的气象。
     
     
        生于山东济南的马骏,从小就深受传统绘画艺术的熏陶,浓厚的文化古城,良好的艺术环境影响着他,使他从小就喜欢画画。他十多岁就拜一个济南老画家为师,老先生绘画基本功扎实,山水和花鸟画得都好,马骏尤其迷恋他笔下的山水。那时候,马骏最喜欢看的一本书是《芥子园画谱》,里面关于人物、山水和花鸟的画法都有,"石分三面、树分四枝、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水无波、远山无皴",这些套路马骏至今都能倒背如流。浅显易懂、深入浅出的《芥子园画谱》,成为马骏的又一个"启蒙老师",让马骏掌握了中国绘画的基本方法,也让他初步领悟到山水画中包含的人文情怀和理想精神。
     
     
        "艺术没有捷径,不求捷径,已在捷径。画家的捷径就是尊重和坚持传统。"马骏这样说。在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和山东师范大学上学期间,他在潜心研习古今中外著名画家名作时,无一不精心临摹,汲取名家在构图、造型、用墨、设色、意蕴等方面的真谛。他谙熟"谢赫六法",这是我国绘画理论的最初体系框架。它让马骏感受到:中国山水画是以笔力为基质,融会感觉、情绪、境界诸因素化用于象形,以气韵流贯为依托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以平面之象显生命之形,所以艺术感染力强烈,能形成诗一般的意境,古代人叫"卧游",就是通过山水画进行精神的游历,感受愉悦和洗礼。
     
     
        古人在对自然山水的艺术反映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马骏在对他们作品近似机械的临摹过程中,感受到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中国气韵,他喜欢宋人范宽、马远笔下的山水画:静穆阔大,精湛工细,意境清远高旷。他还喜欢明代的画家唐寅,唐寅的足迹遍布江南名川大山,胸中充满千山万壑,这使其诗画具有雄浑之气,并化浑厚为潇洒,其山水画作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因为天天临摹,马骏把一本唐寅画集都磨烂了。18岁那年,他做出一个惊人的举动,就是按照原画大小临摹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整整半年多时间,除去上课,他就伏案细心描写,几乎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最终,在五六米的长卷上,成功临摹出《清明上河图》上五六百个各色人物,以及牲畜、车辆、船只、轿子、房屋、桥梁、城楼等景物,大手笔与小细节相结合,内容丰富,结构严谨。至今,这幅学生时期的临摹作品一直被珍藏在马骏画室中,在他向我们展示的过程中,我们深感惊讶与震撼,这需要何等的毅力与耐心啊。
     
     
        大学毕业后,马骏被分配到省机关工作,这是一个令外人很羡慕的职业,马骏却觉得枯燥无味。白天,他干完工作会练练毛笔字,晚上拒绝一切应酬,回家在阳台的一个小角落,拿起画笔,挥笔泼墨,沉醉在自己的山水世界。节假日,他会走出城市,到大自然中去写生,特别是泰山去的最多。这座历史和文化大山,也把山的质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让画家们找到了北方山峰的各种皴法,这让马骏深受启发,并独创了自己的技法"泰山皴"。
     
        "功夫在诗外"带来艺术境界的升华 
     
        马骏的作品,有一种"象牙塔"里画家所没有的大视角、大胸襟、大意象,并具备了与时俱进的品格,画的是山水与贤者,却有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和现代审美情趣。
     
     
        因为他把自己的创作主动融入了这个伟大的时代,融入了火热的生活。
     
     
        在机关呆了八九年之久,马骏开始了自己艺术与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1995年,干部下海,别人开了公司而他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以"山水"为主题的画院--山东省齐鲁山水画院。他觉得,呆在机关也许能够成为一个好干部,但他的志向是要让物质生活益日丰富的更多人,享受绘画带来的精神愉悦,走进艺术的"世外桃源"。
     
     
        成立山东省齐鲁山水画院之后的第二年,马骏在济南搞了一个艺术普及活动,名字就叫"让书画走进百姓家",每个双休日,山东众多著名画家在泉城路新华书店三楼作画,前来买画的百姓排起长队,场面十分火爆。很多求画者排队买不到,就向画家提前订购。这成为当年山东文化界的一大盛事。
     
     
        画院的影响越来越大,以至于吸引了韩国人。1996年,一个韩国代表团在看了马骏的作品后,邀请他去进行文化交流和讲学活动,这无意之中使马骏成为中国绘画走向世界的实践者之一。从1997年起的几年时间里,马骏作为山东书画家访韩团团长,数次率团访问韩国。这一年,他注册成立了中国山水画院,以便于和韩国进行交流。1999年,他的作品在韩国最高艺术殿堂汉城世宗文化会馆展出。2000年5月,他在韩国汉城与韩国书画协会共同建立"中韩美术家友好交流协会",并被选为中方会长。艺术是无国界的。韩国没有大山高峰,他们从马骏的画里看到了自然山水的巍峨崇高,当地报纸称马骏为"中国青年绘画大师"。马骏还先后与美国、日本、韩国等书画机构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在国内外多次组织举办《世界和平书画大展》、《中韩书画艺术大展》、《国际书画交流展》等。其作品《幽林听涛》、《高士独吟》荣获韩国国际美术大展金奖。他还先后在汉城、釜山讲学,扩大了中国山水画在韩国的影响。
     
     
        一个偶然的机遇,让马骏把自己的创作中心转移到首都北京。那是2000年,山水画院和山东省政协联合举办海峡两岸书画大展,作为山东省政协委员,马骏去全国政协请领导题词,没想到政协办公厅一位负责人看好他的作品,全国政协主要领导把他的画作当成礼品,赠送给英国首相。
     
     
        2002年,中共中央增建办公区,在全国范围内征选艺术实力雄厚、有一定影响的书画家,创作一批富有时代气息的艺术精品。马骏与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刘炳森、中央美院副院长叶毓中一起,接到了这一邀请。
     
     
        在中南海绘画工作室通往怀仁堂的回廊上,马骏一边细细观摩着每一件艺术品,一边构思着创作的内容。这些艺术品都是大师的真迹,飘溢着大师的气息,让他受益匪浅。改革开放的宏伟事业,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人民群众的创造奋斗,自己艺术事业的点滴进步……一幕幕令人激动的景象,让马骏热血沸腾,创作冲动如决堤的江河,汹涌而至。接下来20多天的时间里,马骏摒弃一切杂念,把自己和磅礴的意象、和淋漓的水墨融为一体,在宣纸上倾泻着自己真挚的感情,先后绘制了《群贤松泉听涛图》《群贤观瀑》《满园春色正赏时》等一批作品。其中有两张一丈二长的大画,此前马骏从未画过,但是这次他却胸有成竹,一气呵成。平时轻易不给别人题字的刘炳森,被马骏画中所展现出来的美感所打动,破例为马骏在画上题写了"群仙观瀑"四个大字,并题上名字。
     
     
        在中南海创作只有20多天时间,却成为马骏难得的一次经历,也升华了他的境界和思想。
     
     
        这些年,中国山水画院院长马骏以北京为创作中心,先后在澳门、北京、济南、广州等地举办过画展。山水画大师白雪石先生,对马骏的山水画给予很大肯定,称赞他"路子正,基本功夫扎实,前途无量"。老画家孙瑛在马骏画册上题词:"唯传统美,妙哉写真。"
     
         为世人营造"世外桃源"般的精神家园 
     
        群山,流水,古树,茅舍,古人……这些马骏爱用的标志性符号,构成一个个诗情画意的画面,产生了奇特的艺术效果。那一个个清新而古老的画面,让当代人的灵魂挣脱喧嚣的闹市,走向旷野,走向自然,走向精神的本真,那里是我们可以安放心灵与魂魄的精神家园。
     
     
        现为中国山水画院院长、中国美协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省政协委员的马骏,性格自然豪放,热情质朴,他的作品已经形成大气磅礴、深邃扎实,又细腻温润、空濛迷茫的鲜明细笔山水风格,南北兼具,画得很工整实在,感觉却很飘逸朦胧,给观众带来诗一样的美感。
     
     
        在坚持传统的同时,马骏在山水画的技巧上也有独特的创新。在上大学时,他就对傅抱石的绘画情有独钟,并深受影响。傅抱石感悟蜀中山水,以皮纸破笔绘山水,创造了独特皴法--抱石皴。马骏则受多次登临的泰山启发,独创了"泰山皴",这是一种很好地将"大斧劈皴"和"小斧劈皴"结合起来的独特技法,传统的斧劈皴经过画家的提炼,转化为新的绘画语言。使用这一技法,马骏把北方山脉塑造得刚劲有力、淋漓尽致,他笔端的山石结构清晰,肌理丰富,充满了骨感美。马骏说:"泰山最好地表达出北方高山的来龙去脉,它的质感囊括来了历代皴法,非常丰富。" 马骏的山同时兼有南方的"秀",注意景物之间的转折、递进、向背、高下关系,所以能让人有一种"走进去"的感觉,可谓抓住了艺术的灵魂。
     
     
        此外,马骏还很善于用水,那些水或曲折迂回,或浩浩荡荡,波光粼粼,层层叠叠,这也是马骏的独创。他说,古人用一两条线表达水,也有人在船下画个倒影就表示在水里,马骏却把水画得很细,连一层层波纹也清晰可见,并具有动感和气势。也许水就是南方阴柔空灵之美的隐喻,与阳刚雄浑的山交相辉映,表达了马骏内心的万千气象。这些流水穿行在大山之间,打开一条气韵的通道,所以马骏作品没有丝毫"堵"的感觉。
     
     
        在色彩上,马骏既深得传统之精髓,也敢于突破,甚至呈现出跳跃之感,总体呈现出一种恬淡的风格,无论是淡赭,还是淡青、淡青绿,都处理得恰到好处,不俗不媚,充满诗意。马骏也喜欢在山水之中点缀上一簇簇粉色的桃花,含苞欲放,沁人心脾,有春风扑面而来之感。
     
     
        而那些画中的贤者,三五成群,横舟江上,笑谈屋中,指点江山,这是马骏山水画的"画龙点睛"之笔,也是最能体现他山水精神的奥妙所在。在无穷的大自然面前,人是那么渺小;然而,有人的存在,山水才有特殊的精神意义。中国人自古就倡导"天人合一"的思想,这一思想在马骏的山水画里得到充分体现。正因为马骏山水的独特价值,他的作品被《荣宝斋画谱·山水部分》结集出版。
     
     
        在中国山水画院书画会馆的院子里,一株株杏花迎风飘香。一个热爱山水的画家,心灵永远居住在诗与画里。
     
    上一篇:刘临
    下一篇:没有了
  • 图说天下
    首页 | 艺术 | 艺术动态 | 民族艺术家 | 历代名家 | 当代名家 | 名家访谈 | 艺术研究 | 展览展示 |
  • Copyright @ 2012 http://www.56mzys.com,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艺术研究院 Power by DedeCms
    合作单位:中国文化遗产名瓷名窑恢复立项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