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强,男,1958年生,汉族,高级美术师,系一代宗师杨守敬玄孙。美术专业毕业。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艺术创作院专业画家、理事,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诗词学会会员,湖北省楹联学会会员,湖北清江书画院院士,宜昌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美术家协会理事,清江画院院长,湖北楚天画院长阳分院院长,三峡画院画家,长阳县文联副主席,长阳县美术、书法协会会长,政协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六、七届常委。
清新之雅趣?高洁之情怀
——观杨小强国画作品
中国水墨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唐代诗画家王维提出“水墨最为上”,被明末董其昌推为绘画南宗之祖。宋代经苏轼、文同、米芾等文人画家的拓展,文人水墨画成为主流,并影响了元明清的绘画创作走向。水墨写意花鸟画也在历代得到发展,徐熙的风竹,苏轼的柘木怪石,徐渭的大写意瓜果,直到现代吴昌硕、齐白石、李苦禅的水墨花鸟画,可谓生生不已,光景常新,水墨写意花鸟画是构成中国绘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湖北宜昌专业书画家杨小强同志,从事书画创作二十多年,他活跃于宜昌书画界。杨小强1980年代求学于湖北美术学院,学院的艺术教育为他打下了良好的造型功底,他对中国古代书法史和绘画史认真钻研,特别对水墨花鸟画和山水画更是专心学习、临摹,然后结合自己对自然与生活的体验进行新的创作。他对徐渭、八大山人、齐白石和李苦禅的水墨写意花鸟画情有独钟,在继承中国写意花鸟画传统的基础上,认真揣摩,吸收养料,用以滋润自己的艺术创作,取得可喜的艺术创作成果。
杨小强工作于山青水秀的宜昌长阳县,他禀承唐代画家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宗旨,细致地观察与体验山川、草木的自然形态,捕捉清新的花卉、鸟虫的生机与天趣,并以此作为创作母题,绘制出一批清新自然、意境隽永的花鸟画和山水画作品。
由于小强喜爱书法,他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他的行书和行草笔力劲健,流光溢彩,这对他的绘画创作亦带来积极的帮助。唐代艺术史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就提出过:“书画同体”,“工画者多善书”的观点,元代赵孟頫也倡导以书入画。杨小强对此有深切的体会,他将谢赫《画品》中的“骨法用笔”视为创作中的首要法则,将书法的线条引入自己的绘画创作中。他所画的梅、松的枝干,所画荷的枯梗,均遒劲有力,而所画兰草飘逸潇洒,体现了书法用笔的优势。小强在墨韵和色彩的运用上也颇具特点。他的绘画作品墨色润泽,浓淡相间,用墨色组成块面,并以石青、石绿、藤黄、胭脂加以点染,形成色彩对比,活跃画面,增加画面的形式美感。
小强画了多幅荷花图,每幅都能别开新意,或用大块墨色和淡绿描绘荷叶,或用枯笔表现荷梗,或用粉红表现荷花,仿佛荷香扑鼻,清趣盎然。作者对荷花的喜爱,正是其自然放逸,高洁情怀之抒写,观看这些荷花图,真有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之审美感受。小强还对农家生活、花鸟虫鱼观察十分细致,注重捕捉其生动之姿和自然之趣。如《金秋时节》,画的上方是几枝秋果,下方画一母鸡带领数只雏鸡向前行走,突然母鸡转头后望,似乎警惕地发现什么,留给观众想象,此画极富生活情趣。小强于丙子年冬月画的《游鱼图》,红白相间,虚实相生,三条小鱼嬉戏于莲叶之间,富有童趣,作品水墨淋漓,形式感强,是一幅小品佳作。那张桃花图,遒曲的枝干上站立两只小鸟,神态自然可爱,绿叶映衬粉红的桃花,色彩亮丽,构图新颖。《鱼乐图》则画一群鳜鱼游弋于水草之中,好生自在。
小强还画山水,他对元四家特别是倪瓒淡雅清远的画风作了深入解读,吸收其造型和意境表现上的特点。他所画山水,构图布局十分讲究,山石点染,树木草丛,以及空间层次安排,均有特点,其意境清远,传达出当代画家的林泉之志。
无论是杨小强的花鸟画还是山水画,其共同点是情趣清雅,品位高洁,给人以清新隽永的审美享受,其花鸟形象自然生动,充满生机,笔墨淋漓酣畅,气韵流转活脱,创造出一片艺术美的世界。
20多年前,我在湖北美术学院曾教过小强的美术史论课,他刻苦好学,思维活泼,给我留下较深印象。毕业后他回宜昌从事专业书画创作,取得可喜的成绩。他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并担任宜昌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宜昌市美术家协会理事,长阳县文联副主席、长阳县美术、书法家协会主席、清江画院院长、湖北楚天画院长阳分院院长以及长阳县政协常委。1986年他的三幅油画作品入选湖北省美展,1987年又有五幅宣传画入选湖北省宣传画展。1990年以来他又多次参加湖北省和全国的美术展览活动。如1993年他的《秋荷》入选《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书画展》,1997年《清江叠岫图》入选《97湖北省美术作品展》,1999年《清江晨光》入选《纪念“延座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获优秀奖。此外他的书法作品也多次参加全国或省市书法作品展,并获奖。他的书画作品均获得艺坛好评。
小强的绘画作品集将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这既是他此前绘画创作的一个总结,同时也是他今后继续努力的一个新的起点,相信小强今后会更加努力,拓展绘画表现的题材范围,进一步提高造型能力,在书画创作中进行新的探索,不断进步,实现自己的艺术理想。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池瑜
2009年7月7日于清华园
清雅秀逸 疏散幽远
——杨小强山水画赏析
杨小强笔下的山水多为山明水秀的江南风光,属于典型的南派山水:千岩万壑苍茫幽深,林木秀逸青翠欲滴,清江纵横云气润泽,烟雨迷蒙若隐若现,山居村色优雅生趣。其笔下的山川林木远近有致、浓淡相宜、疏密得体、动静呼应、开合井然,形成氤氲疏散、清雅秀逸的独特意境,正如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所云:“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纵观杨先生的山水画,我们可以作如下归纳:
其一,杨先生的山水画秉承了董源、巨然的南派山水传统。但是,与董源秀美抒情的意趣以及粲然幽远、平淡天真的意境营造相比,杨小强的山水画更讲清雅淡泊、疏阔简逸,这在《秋江晚棹》、《江皋晚棹》、《疏林野色》等作品中表现得极为鲜明;和巨然笔墨秀润的田园自然风致比较,杨小强的山水画更加苍厚峻健、层次分明,这在《山村清流》、《山乡秋色》等作品中有充分的显现。
其二,杨先生的山水画又借鉴了倪瓒的绘画特色。倪瓒的画清幽深远、松秀简淡,但是绝少有设色者,力求朴素清雅。杨先生的山水画在用色上则有自己的独创。《高山仰止》、《秋色》、《水落寒沙空》、《一江秋水一江歌》、《山乡秋色》等作品设色大胆,艳而不俗,色不碍墨,色墨互补,有机融合,更加生动地传达出江南山水的秀丽、明艳与多姿。倪瓒的绘画标榜自娱,自谓:“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又云:“余之竹聊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或涂抹久之,他人视为麻与芦,仆亦不能强辩为竹,真没奈览者何!”杨先生的山水画不但要“逸笔草草”求神似,也要“应物象形”求形似,将神似与形似作了有机贯通,达到齐白石先生所说的“不似之似”——“真似”。《高山仰止》、《秋色》、《晚归》等作品首先来源于“外师造化”,是在“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写生基础上予以主观加工,进而达到“中得心源”。“外师造化”与“中得心源”的结合,使杨先生的作品既有文人画的意趣,又不缺少生活气息,二者相得益彰,完美地溶为一炉。
其三,杨先生的山水画在“经营位置”上也具有多元趋向。既有纵向构图,也有横向构图,既有局部山水特写,也有完整的大山大水。而且,他将传统中国画的多点透视与西画的焦点透视予以整合,也就是说将笔墨的浓淡干湿、虚实动静、聚散开合与西画式的速写、写生、素描有机合璧,形成中西绘画的互补与共生。《高山仰止》虽然以中国画的笔墨来造型,但无论是远景还是近景都具有体块结构,森然壁垒般的山石气势恢宏,雄伟壮观,尤其是近山之上的石碑巍峨挺立,基座、石碑等明显运用了西式素描方法,采用焦点透视以增强石碑的体积感和空间感,在这里笔法墨法与西画的明暗、体块、结构有机合并,从而打通了中西绘画的屏障。
其四,我们可以看出,杨先生作为当代文人画家,具有深厚的综合修养。他在书法、篆刻、诗词、楹联、花鸟画、山水画等诸多领域均有上乘的造诣,这种合力最终决定他的艺术肯定会博采众长,自成一家。
总之,杨先生的山水画继承了古代文人画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光荣传统,亦将清远幽逸、秀雅疏简的文人意趣发扬光大,其笔墨功力深厚,苍润老辣,不但善于“应物象形”,更长于“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他把中国传统笔墨表现方式与西画的速写、写生、素描等造型手法予以并置和同构,从而缘物生情,天人合一,形成清雅秀逸、疏散幽远、气韵生动的独特意境。杨先生的山水画出自传统,渊源于董源、巨然、倪瓒等诸为大家,但是又与这些国画泰斗毫不雷同,其主要超越和贡献在于在文人画疏简清逸的意趣上融进了当代生活气息与特征,在水墨之中增加了色彩与写生因素,从而将曲高和寡的文人画变为雅俗共赏的当代知识分子绘画,在传统笔墨程式上加入了西画的表现手法,进而融会古今、中西合璧,形成了卓尔不群的杨氏图式,这的确极富创造力和想象力。
黄丹麾
简介:
杨小强,男,1958年生,汉族,高级美术师,系一代宗师杨守敬玄孙。美术专业毕业。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艺术创作院专业画家、理事,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湖北省诗词学会会员,湖北省楹联学会会员,湖北清江书画院院士,宜昌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美术家协会理事,清江画院院长,湖北楚天画院长阳分院院长,三峡画院画家,长阳县文联副主席,长阳县美术、书法协会会长,政协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六、七届常委。
1982年以来,陆续在各类报刊上发表美术、书法作品300余件,在国家级报刊上发表专业论文8篇,其中获国家级优秀论文奖3篇,诗词联语50余件。
绘画方面:86年3幅油画作品入选省美展并获佳评;87年5幅宣传画入选省宣传画展,其中《林海情》获二等奖;88年国画《寒梅图》获“牡丹杯”国际书画大赛二等奖;90年国画《晓露》获90’国际青年书画大赛二等奖;国画《雨趣》获“天马腾飞”国际书画大赛银奖;93年国画《荷塘雨趣》获国际交流荣誉奖;被中国现代文化艺术学会授予“世界铜奖艺术家”称号;国画《秋荷》入选《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书画展》;97年国画《清江叠岫图》人选《97’湖北省美术作品展》;98年国画《雾锁秋江》入选《中国山水画展》;99年国画《清江晨曲》入选《中国当代山水画展》;国画《秋露》收入《世界美术集》;2000年国画《山居图》入选《中国书画艺术大展》;2001年国画《春山幽云》入选《全国中国画作品展》;2002年国画《晨光》入选“纪念延座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并获优秀奖;2003年国画《秋色》入选《湖北省小幅国画作品展》,2009年《家山记忆》入展“湖北省画院优秀作品展”;2010年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杨小强画集》;2011年获“彭秋谭文艺奖”大奖;2012年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杨小强山水辑》、湖北省文化厅、湖北省残联授予“文化之星”称号;2013年宜昌市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授予“文化之星”称号;2014年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当代山水画经典-杨小强卷》。
书法方面:87年题《宜昌日报》刊名;88年获“戎艺杯、”“颖河杯”全国书画大赛三等奖;1989年获全国书法精英大赛一等奖;90年获“天龙杯”全国书画大赛二等奖;95年获“纪念全国总工会成立七十周年”全国书画大赛一等奖;98年入展《全国第四届书坛新人展》;99年入选《全国第八届“群星奖”》、入展《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展》;2000年创作《古今诗词吟长阳》(50m×1m)巨型书法碑刻长廊和《武落钟离山赋》书法碑廊;2001年获《湖北省走向21世纪书画艺术大展》银奖;2002年获《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爱我中华”全国书画大赛》一等奖;湖北省第七届“楚天群星奖”银奖;2005年入展《全国第四届正书展》;2007年获湖北省第十二届楚天群星奖铜奖、湖北省中年书法家作品展优秀作品奖(最高奖);作品分别赠送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桑国卫和全国政协副主席、澳门特首何厚铧,并多次为中央电视台大型专题片题写片名。
书画业绩在新华社、《湖北日报》、《长江日报》、《宜昌日报》、《三峡晚报》、《三峡科技报》均有专题报道,1997年中央电视台、国务院新闻中心拍摄的十分钟专题片在欧洲卫视、美国熊猫电视台、彩虹电视台等十几家海外媒体及CCTV播出。
杨小强书画作品2012年润目
国画:山水8000元/每平尺
花鸟5000元/每平尺
书法:行草3000元/每平尺
楷书(含篆隶)3500元/每平尺
匾额每字4000元,四字以上酌减。
注:命题加收百分之20费用。